UedBet体育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UedBet体育农牧水利科技局> 其他专项信息
索引号:
111521050116160977/202502-00103
组配分类: 其他专项信息
发布机构: UedBet体育农牧水利科技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UedBet体育2023年河长制工作要点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2-25 发布日期: 2025-02-26

UedBet体育2023年河长制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5-02-26 10:56 来源:UedBet体育农牧水利科技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践行UedBet体育生态文明思想,贯彻UedBet体育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党委、政府关于河湖长制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具体安排,依据呼伦贝尔市河湖长制年度工作要点,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根河2023年河长制工作要点如下:

一、强化河长制,压实工作责任

(一)压实河长责任制

按照《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要求,进一步压实各级河长责任,细化任务,规范行为,发挥作用。严格落实河长动态调整和河长责任递补机制,确保责任不脱节、任务不断档。强化明查、暗访及考核,深入推进河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协调落实河流管护工作经费,持续完善巡河员制度,强化河长网络体系建设,加强河流日常巡查管护,打通河流管护“最后一公里”。

(二)充分发挥河长办职能作用

河长办要切实当好河长“参谋”、“助手”,发挥好“组织、协调、分办、督办”作用,对河长制责任单位实行“分办单”制度,组织开展跨行政区域联防联控行动。结合近年来河长制工作实际,探索完善督促检查和通报工作机制。本年度河长办应至少组织一期河长制工作培训,且要向基层、偏远地区倾斜。

(三)强化统筹协同及司法衔接

强化流域统筹和区域协同,积极落实上级要求。充分发挥全面推行河长制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健全“河长+”协作机制,持续加强水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打破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河流保护数据共享。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河湖保护和管理条例》,着力强化法治化管理。

二、落实刚性约束制度,推进集约节约利用

(四)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和“量水而行”要求,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按照管控指标考核,推动已细化分解的用水总量、地下水用水量和水位管控目标落实落地。对超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行政区域实行新增取水许可限审限批。

(五)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深入推进节水行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提高各行业用水效能。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工作,2019年我市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今年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我市规模以上用水企业争取全部建成“节水型企业”。2023年组织实施至少1项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2023年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5以上。配合自治区开展“节水内蒙古,我们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

(六)强化水资源保护监管措施落实

全面贯彻国家《地下水管理条例》、《自治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条例》,加大力度推进地下水管理。全面推行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及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加强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按时序进度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涉水典型案例和反馈问题整改。

三、严格水域空间管控,推动幸福河流建设

(七)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巩固完善河流管理范围划定成果。抓好重点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印发实施,确保重要江河流规划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比例总体达到50%以上。依据岸线分区,严格按照审查权限依法依规审批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

(八)全面开展河流健康评价

对我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河湖名录内的河流进行梳理甄别,核查剔除无人区、交通特别不便以及监测设施不完善、监测数据无法获取的河流,分批逐步开展河流健康评价,2023年底前各级应完成的河流健康评价数量不低于本级参与评价河流总数的30%。

(九)推进河流“四乱”整治

将河流“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向纵深推进,坚决遏增量、清存量。继续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松辽流域河湖岸线利用建设项目和特定活动清理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2次河流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督促指导属地抓好河流突出问题整改销号。

(十)持续强化河道采砂监管

督促指导各地严格落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制,继续加强河道采砂规范化管理,推进河道砂石规模化、集约化统一开采。按照呼伦贝尔市要求及时编制新一轮河道采砂规划,以规划为依据依法依规审批河道采砂许可,推行河道砂石采运管理单制度及采砂许可电子证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及时移交违法犯罪线索,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沙霸”等涉黑恶犯罪组织及其背后“保护伞”,维护河道采砂管理秩序。

(十一)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自治区河湖长制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持续加强与气象、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的合作,推动利用遥感等技术对河湖有关问题的识别、预判和监管,对侵占河湖问题快速响应,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四、持续紧盯突出问题,水污染防治再强化

(十二)加强工业污染防控防治

强化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排放监管,对出现超标排放的污水处理厂,有关部门要抓紧时间查明原因,采取果断措施处置,确保达标排放,严控工业污染物入河。同时,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补救。

(十三)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旗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到2023年底,全市平均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4%。加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

(十四)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3%;按照自治区有关要求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我市主要覆膜地区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3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8%以上。

五、强化污染协同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改善

(十五)多方位协同打好碧水保卫战

继续实施水环境形势分析会商与预警督办工作机制、国考断面水质补偿制度,推进全市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按照《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十六)坚守饮用水保护及安全底线

合理规划布局饮用水水源地,继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根据水源条件和需要,建设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制定应急预案,着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十七)加大黑臭水体监管防治力度

加强对城市水体的监管,强化污染物入河管控,保持水体自净能力,适当对部分河流进行人工干预,避免水质发生持续性恶化,降低水体黑臭化可能,保持全市黑臭水体“零”记录。

(十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持续深入开展社区清洁行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指导各地区继续加强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居民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年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六、推进河流精准施治,助力河流生态复苏

(十九)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全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到自治区下达指标要求。

(二十)多措并举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加大对湿地公园范围内乱采、乱建、乱堆、乱占等破坏、侵占湿地问题的排查整治工作。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结合世界湿地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二十一)着力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持续开展堤防等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和划界工作,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按照呼伦贝尔市推进实施小水电分类整改工作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七、加强河流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二十二)组织开展联合执法

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优势,统筹公安、农牧水利、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和草原等涉及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持续开展针对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的联合执法。至少组织一次河流“清四乱”、河道采砂等联合执法;至少组织一次河长制暗访督查。

(二十三)继续加强考核问效

严格落实河长考核制度,UedBet体育级河长负责组织对相应河流的下一级河长进行考核,审计机关要将河长制责任履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内容,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