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152105011615166F/202507-00063 | 组配分类: | 市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 | UedBet体育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5-07-08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
信息来源: | 市政府办公室 | 信息名称: | UedBet体育人民政府关于印发《UedBet体育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各部门,驻市各有关企业:
现将《UedBet体育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UedBet体育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UedBet体育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和谐,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内蒙古自治区地调院专家和UedBet体育自然资源局共同野外踏勘,并结合UedBet体育相关单位上报排查结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2024年UedBet体育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成功实现突发性地质灾害“零事故”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零损失”的“双零”目标。
二、UedBet体育2025年地质灾害易发区预测
(一)崩塌、滑坡易发区
1.UedBet体育境内牙林线、潮莫线铁路两侧;
2.得耳布尔镇铅锌企业各个矿山尾矿坝;
3.UedBet体育境内省道两侧;
4.UedBet体育境内根-白公路、根河一满归公路两侧;
5.国道G332拉布大林-阿里河段(UedBet体育境内路段)等公路地质灾害易发路段。
上述地区因人工切坡、工程施工后,地质构造、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在降雨量大时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二)崩塌、淤积易发区
根河、金河、牛耳河、激流河、得耳布尔河及市内其他河流在汛期雨后,河水水位上涨、水流冲刷强烈的情况下,两岸的松散沉积物易发生塌岸,造成河道淤积、河床改道。
(三)UedBet体育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表
详见附件1。
三、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及重点防范期
主要威胁对象是各隐患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涉及到林业、交通运输、工矿企业等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UedBet体育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时间自6月15日至9月15日,高峰时段在主汛期7月15日至8月15日之间。
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各部门,驻市各有关企业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进入雨季后,安排人员做好值班值守工作。灾害发生时,要第一时间上报突发情况,按照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抓实隐患排查,及时排除险情。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建立相应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制定相应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主要负责同志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认真贯彻落实预警抢险措施、避险疏散落线等防灾措施。UedBet体育铁路沿线由海拉尔铁路工务段根河线路车间负责监测、治理等工作;各矿区由采矿权人负责监测、治理等工作;国道(省道)两侧由UedBet体育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负责监测、治理等工作;根河-满归公路、根河-白鹿岛公路、金河-汗马公路两侧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监测、治理等工作;市内各河道两侧由农牧水利科技部门负责监测、治理等工作,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全市地质灾害的协调和监督工作。
(二)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自然资源、气象、新闻媒体、通讯机构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全市汛期(6月15日-9月15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发布工作,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短信等传播方式,及时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送到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监测员和受害威胁群众。
(三)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群测群防能力。在已建立的群测群防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补齐、培训和激励。要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向受威胁的单位、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鼓励专业队伍驻守制度,将驻守专业队伍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纳入当地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明确责任分工,提升基层防灾技术水平。
(四)严格执行汛期制度,及时响应应急处置。严格执行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责任到人、值班到位,保持通信畅通,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在立即处置的同时,要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要求,迅速上报同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
(五)加强工程建设预防管理,避免引发地质灾害险情。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由负责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单位全面开展调查和排查,并由建设单位负责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治理。落实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并与主体工程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坚决避免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六)加强矿产资源规范开采,坚决防范地质灾害发生。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引发的冲击地压、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由开采活动单位负责组织排查,加大安全投入,落实超前治理措施。开采活动单位应建立灾害评估制度,按照灾害等级建立区域、局部相结合的预警监测系统,配套实施灾害治理工程和措施,并与矿井整体工程和系统配套衔接,坚决防范地质灾害引发事故。
附件1.UedBet体育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表
2.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3.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UedBet体育地质灾害应急值班电话:
5222380/5222696(工作日);5235471(24小时值班电话);13335443999 郭伟
附件1 UedBet体育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表 |
||||||||||||||||
UedBet体育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表 | ||||||||||||||||
序号 |
野外 编号 |
具体位置 | 经纬度 | 类型 |
受威胁 人口 |
威胁 对象 |
潜在经济 损失 (万元) |
风险 等级 |
防治措施建议 | |||||||
1 | GH01 |
金河镇S204中国冷极碑北 1.3公里偃松林 观赏区 |
东经121°17′36″ 北纬51°02′25″ |
崩塌 | 0 | 公路 | 5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2 | GH02 |
S204沿线阿龙山镇 至满归109公里 +300米 |
东经121°51′50.7″ 北纬51°45′46.6″ |
崩塌 | 0 | 公路 | 10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 排危除险,群测群防 |
|||||||
3 | GH03 |
S204沿线阿龙山镇 至满归105公里 +200米 |
东经121°50′7″ 北纬51°43′33.5″ |
崩塌 | 0 | 公路 | 1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 排危除险,群测群防 |
|||||||
4 | GH04 | 好里堡街道友谊社区兴安加油站北150米 |
东经121°28′40.6″ 北纬51°44′37″ |
崩塌 | 0 | 公路 | 5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5 | GH05 |
得耳布尔城北根白线 西侧杜香岭管护站 |
东经121°03′42″ 北纬51°00′30″ |
崩塌 | 6 |
居民点 、公路 |
30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搬迁避让,群测群防, 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 |
|||||||
6 | GH06 |
得上线卡鲁奔湿地 保育区07界桩处 |
东经120°34′28.4″ 北纬50°43′7.9″ |
崩塌 | 0 | 公路 | 7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7 | GH07 |
X313县道偃松龄 管护站处 |
东经121°0′38.9″ 北纬50°58′3.6″ |
崩塌 | 6 | 居民点 | 3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搬迁避让, 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 |
|||||||
8 | GH08 |
根白公路9公里 +100米处 |
东经121°12′20.7″ 北纬50°44′9.4″ |
崩塌 | 0 | 公路 | 15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GH09 |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 民族乡旧S301省道北 200米处 |
东经121°25′28.0″ 北纬50°45′3.8″ |
崩塌 | 公路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搬迁避让, 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 |
||||||||||
10 | GH10 |
森工街道办事处 乌力库玛林场 根河源湿地公园 冷极河栈道西700米 |
东经121°41′49.0″ 北纬50°52′57.7″ |
崩塌 | 0 |
景区 、公路 |
5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 排危除险,专业监测 |
|||||||
11 | GH11 |
金河镇阿山林场 金汉公路91公里 东30米 |
东经122°28′14.0″ 北纬51°26′11.5″ |
崩塌 | 0 | 公路 | 5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12 | GH12 |
金河镇阿山林场 X305县道48公里 西200米 |
东经122°19′18.9″ 北纬51°26′36.9″ |
崩塌 | 0 | 公路 | 2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13 | GH13 |
金河镇阿山林场 X305县道 西50米 |
东经122°14′9.9″ 北纬51°26′12.5″ |
崩塌 | 0 | 公路 | 15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 排危除险,专业监测 |
|||||||
14 | GH14 |
金河镇牛耳河林场 X305县道5公里 东200米 |
东经121°48′39.7″ 北纬51°33′48.9″ |
崩塌 | 0 | 公路 | 7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15 | GH15 |
金河镇牛耳河林场 X305县道5公里 东200米 |
东经122°0′57.1″ 北纬51°32′15.3″ |
崩塌 | 0 | 公路 | 10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16 | GH16 |
满归镇北岸林场 县道304伊克玛 国家森林公园入口 1公里 |
东经121°47′01″ 北纬52°08′46″ |
崩塌 | 5 | 公路 | 5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搬迁避让,群测群防, 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 |
|||||||
17 | GH17 |
满归镇北岸林场 贝尔茨河国家湿地 304县道5支线 |
东经121°49′42″ 北纬52°10′06″ |
崩塌 | 5 |
景区 、公路 |
0 | 低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群测群防, 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 |
|||||||
GH18 |
阿龙山林场阿鲁干 沿线1公里 |
东经121°50′17.3″ 北纬51°41′10.6″ |
崩塌 |
景区 、公路 |
中 |
立警示牌,定期巡查,群测群防, 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 |
||||||||||
19 | GH19 |
阿龙山镇S204省道 69公里+600米 |
东经121°59′22.2″ 北纬51°57′33.4″ |
崩塌 | 0 | 公路 | 10 | 低 | 立警示牌,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20 | GH20 |
阿龙山镇S204省道 72公里 |
东经121°58′3.4″ 北纬51°56′44.4″ |
崩塌 | 0 | 公路 | 10 | 低 | 立警示牌,工程治理,排危除险 | |||||||
21 | —— | 呼伦贝尔山金矿业 有限公司尾矿库 | —— | 渗漏 | —— | 下游牧民和牲畜安全 | —— | 中 | 设置降水引流,定期清理尾矿库内尾矿砂 | |||||||
22 | —— | UedBet体育森鑫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 | —— | 渗漏 | —— | 下游牧民和牲畜安全 | —— | 中 | 设置降水引流,定期清理尾矿库内尾矿砂 | |||||||
23 | —— | UedBet体育比利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 | —— | 渗漏 | —— | 下游牧民和牲畜安全 | —— | 中 | 设置降水引流,定期清理尾矿库内尾矿砂 |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防灾工作明白卡
编号:
灾害基本 情 况 |
灾 害 位 置 |
|
||||
类型及 其规模 |
|
|||||
诱 发 因 素 |
|
|||||
威 胁 对 象 |
|
|||||
监测预报 |
监 测 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
监 测 的 主要迹象 |
|
监测的主要 手段和方法 |
|
|||
监灾预报 的 判 据 |
|
|||||
治理措施 |
|
|||||
应急避险 撤 离 |
预定避 灾地点 |
|
预定疏 散路线 |
|
预定报 警信号 |
|
疏散命令 发 布 人 |
|
值 班 电 话 |
|
|||
抢、排险单 位、负责人 |
|
值 班 电 话 |
|
|||
治安保卫单位、负责人 |
|
值 班 电 话 |
|
|||
医疗救护单位、负责人 |
|
值 班 电 话 |
|
日期: 年 月 日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编号:
户主 姓名 |
|
家庭人数 |
|
房屋类型 |
砖混或土坯或窑洞等 |
|
|||||||||||||||
家庭 住址 |
|
灾害类型 |
|
灾害规模 |
|
||||||||||||||||
家庭 成员 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去向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去向 |
灾害体与本住户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灾害诱发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住户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监测 与 预警 |
监测人 |
|
联系电话 |
|
撤离 与 安置 |
撤离路线 |
|
||||||||||||||
预警信号 |
|
安置单位(地点) |
|
负责人 |
|
||||||||||||||||
联系电话 |
|
||||||||||||||||||||
预警信号发布人 |
|
联系电话 |
|
救护单位 |
|
负责人 |
|
||||||||||||||
联系电话 |
|
||||||||||||||||||||
本卡发放单位: 负责人: 联系电话:
(盖章)需加盖公章 |
户主签名:必须住户本人签名
联系电话:按实际填写 日期: 年 月 日 |
(此卡发至受灾害威胁的群众,一式三份,群众、发放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各存一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